你的位置:bv伟德老版本 > 产品展示 > 朝鲜战场上的失利,令彭老总悔恨终生,究竟是因为什么失误呢?

产品展示

朝鲜战场上的失利,令彭老总悔恨终生,究竟是因为什么失误呢?

2024-12-22 06:47    点击次数:171

引言

我军入朝志愿军在进入朝鲜半岛后,主力部队进行了三次战役的胜利,将敌人压制在三八线附近,随后主力部队进行了休整。

这时联合国军发现了我后勤不足的缺点,于是开始迅速补充兵员和物资,在1951年1月25日恢复攻势。

为了抵抗联合国军的反攻,我军从休整转入防御状态,展开了第四次战役,一定程度上防止敌人向朝鲜领土入侵,但付出了一定的代价。

联合国军在主要方向的进攻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为此我军立即部署第五次战役,计划趁敌人没有缓过神继续进行进攻,一举将他们赶到朝鲜南部。

发动第五次战役

在1951年4月,志愿军总部针对第五次战役的计划开始讨论,但此次战役遭到了很大的阻力。

展开剩余94%

前几次战役都是取得很多同志的支持,但是当前情况下我军已经打到了三八线附近,相当一部分同志不愿意继续进攻,当然其中各有利弊。这时总司令彭德怀支持少数人的建议,发动第五次战役,于是在他的坚持下计划开始实施。

彭老总计划在铁原和金化以南挡住敌人,随后展开大决战,原因在于铁原是平原地区,要是敌人先到达这里,那凭借快速的机械化部队,对我军的威慑力就大大提高,我军的最大实力需要在山地中才能发挥出来,所以必须先一步将敌军拦住平原外,发挥我们的山地战和运动战优势。

第五次战役在4月22日下午正式打响,整个战役经过了五十多天,歼灭了联合国军八万多人,战果相当辉煌,迫使敌人从进攻转为防御状态,消除了对我军前线部队的威胁。

可是我们的部队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总共有七万多人伤亡,尤其是180师几乎全军覆没,只有四千多人回来,剩下七千左右的士兵被俘,甚至该师政委吴成德也成为俘虏,是我军在整个战争中被俘虏的最高指挥官。

如果就战果而言,彭德怀司令的指挥的这场战役说不上大胜,但绝对不能算失败,可战后总结是他自认为这样的战绩是无法接受的,他认为本不应该造成这么大的伤亡。

晚年彭老总回忆时,多次承认自己在指挥中失误了,这算的上是他生平四打败仗之一了,其他三个败仗分别是土地革命时期的赣州战役、抗战时期的关家垴战役,这场战争是百团大战的其中一个战场,虽然百团大战是成功的,但是这个战场却出现了一些失误,最后一个是解放战争时期的西府陇东战役。

既然彭老总坚持认为自己的指挥有误,那我们来分析一下当年到底哪里出了问题,导致如此大的伤亡!

双方各有优劣

当时第四次战役结束后,双方都在策划接下来的战略部署,有情报说明联合国军有意在志愿军后方进行抢滩登陆,到时候对前线部队形成前后包夹之势,重现仁川登陆的成功。

志愿军总体来看装备方面不如美军,如果被动防御的话劣势非常突出,绝不能等他们补充好物资,不然我方的伤亡就会扩大。另一方面我军前四次战役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功,将美军入朝以来的优势都打没了,大家开战前的顾虑基本消失。

很多人都担心美国人的装备世界第一,有海陆空三位一体的战术部署,论实力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一。中国军队刚刚从战火中走出来,武器装备全是缴获的,部队其他方面的建设几乎没有,所以战斗力真的值得怀疑。

可是经过四次战役后,相信不管是中国人还是美国人都知道了中国军队的实力,也没人再敢小看我们。

此时的志愿军士气相当高,并且参战部队已经扩充到95万人,与朝鲜军队加起来大约130万人,这么大规模的部队所到之处都是排山倒海之势。

并且苏联的援助再一次加大,大量苏式装备进入部队,还有一批重火力,包括空军逐步成型,在多次战斗中中国空军进步迅速,对前线已经能做出一定的空中支援。

彭老总知道自己掌握的军队是有史以来士气最盛、实力最强的,所以他才有了更加宏伟的计划,计划在这次进攻中集中火力打掉正面的几个师,从而扫清三八线附近的敌人,占据主动权,为今后的谈判争取优势。

彭老总这次是太自信了,完全没有考虑到美军的强大实力。正因为前四次战役看起来比较顺利,故而忽略了美国人多年来也是从大战中经历过来的。

美军中途参加二战的,在太平洋和欧洲战场发挥了关键性的作用,尤其是他们强大的后勤基础,足以和任何一个国家进行无休止的对抗而不落下风。德国装备相当先进,但是拼后勤他们无论如何也不是美国人的对手,这才导致战败。

解放战争时期,蒋介石用美国援助的武器装备,打造了号称国民党的五大主力军,全都是蒋介石的王牌,对我军形成了强大的威慑力,很多将领衷心的感慨武器装备的差距真的太大了,我们还是步枪人家就是冲锋枪,一个人的火力比一个班还要强,更别提各型火炮以及空军轰炸机。

参谋洪学智多次找到彭德怀进行建议,这次他决定最后再说明一下自己的观点。关于是否要把敌人放进平原地区,他认为敌人在平原地区的战斗力决定会强过我们,但是我们在平原外作战还面临一个最大的问题——后勤,这可是决定成败的关键呀,要是能在短时间内把敌人消灭那还好,可美国人都在汽车上坐着,想要全歼是多么不容易,肯定不是一两天能成功的,到时候后勤问题就赤裸裸地暴露出来,我军可就凶多吉少了。

洪学智同时也是总后勤部长,他关于后勤方面的考虑当然分量很重,就差没把话说明了,彭老总担心的也是这个问题,所以说面临一种两难的抉择,不管怎么选我们的胜算都不大。

经过深思熟虑,彭德怀司令认为假若把敌人拦在外面,就算我们打不过还能撤退甚至转为阵地战,要是在平原上打,打不过也没办法跑,敌人可比我们快得多。

而且平原北边就是大后方,美军要是长驱直入把危险更大了,所以考虑再三还是在铁原外面打,这样部队也敢放开手脚打,不会影响大局。

此次战役志愿军方面部署了三个主力军团,并且全部到位。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此时联合国军也在抓紧时间补充人员和物资,我军在先前的战斗中发现他们反应比较慢,由于过于依赖装备所以战后补给时间非常长,这就给了志愿军发起快攻的条件。

但联合国军慢慢掌握了我军的战术和习惯,因此对后勤提出更高要求,在我方备战的同时他们也快速的补充,并且已经注意到志愿军的后勤线压力巨大。

美军的远东空军特意增加了三千架飞机针对志愿军后勤进行袭击和破坏,这对于我们微薄的防空力量和奇缺的空军部队来说是个灾难。

美军已经做出决定,接下来的战斗志愿军就会出现明显的后勤问题,这时就能抓住机会取得胜利。

很快,志愿三个兵团从三个方向对美军展开进攻,宋时轮的第9兵团从左突击,杨得志的第19兵团从右突击,王近山的第3兵团居中,三条线互相配合。正面的美军是第8集团军,部队司令叫范弗利特,这可是美军将领中的佼佼者。

范弗利特毕业于美国西点军校,军事指挥才能不可小瞧,但是一直没有机会眷顾,在部队中担任不大不小的官职。

终于诺曼底登陆中的表现相当亮眼,受到了上级的重视,于是被破格提拔,直到朝鲜战争爆发前,他已经成为了中将,可是一直没有经历大战更好地证明自己,因此对于朝鲜战争他是志在必得。

正如彭德怀预想的那样,我军发起总攻时,美军的防线很快就被撕破,他们迅速坐车向南逃,范弗里特没有感到意外,非常镇定地指挥部队撤退和反击。

当时美军已经创造出一种磁性战术,专门针对志愿军没有汽车等机械化装备,每天行军基本不超过七十公里。所以美军撤退的距离总是在七十公里处停下,等到我军快追上时又继续撤退。这样志愿军虽然一直在追击敌军,但永远处在看得见、够不着的状态。

这也是美国人用命换来的教训,刚开始接触时他们根本招架不住我军在夜晚的进攻,所以到了晚上美国人没有一个能睡着的,时刻防备着志愿军。所以一到晚上美军就开始撤退,这恰好制约住我军的行动。

在白天,美军的火炮和航空炸弹不断朝志愿军阵地倾泻而下,为了减少伤亡我军都躲在防空洞内,等到敌人的炮火停止后才能出来,可是美国人炮火打完就坐上车跑了,一点也不愿意短兵接触,使得志愿军非常无奈。

就在这种情况下,志愿军虽然追出去很远,可很难打掉美军的主力,随着时间推移前线部队的粮食和弹药出现不同程度的紧缺,而后勤无法跟上部队的行军速度。而这时范弗利特又下令美空军部队展开大规模的轰炸,目标就是志愿军的后勤补给线。

一时间前后失去联系,大量物资囤积在仓库中无法运送到士兵手上,前线部队的战斗力迅速下降,战局开始出现异变。

彭老总此时看出了范弗利特的真正企图,看来这个对手摸透了志愿军的命脉,可以根据短板进行有效的反击。不过我军一直以来就是打劣势仗,条件再艰苦也不影响战士的斗志,所以在弹尽粮绝的处境下,宋时轮的兵团照样展开纵深穿插,将来不及撤退的南朝鲜6师和美24师大部全部消灭。

而王近山行动迅速,向一把匕首划破了敌军的中间,使东西两边的敌人分隔开,为接下来的分割包围打下基础。

此次战役最大的胜利在右翼,杨得志的部队打了好几场漂亮仗,其中傅崇碧指挥的63军相继突破敌人的临津江防线和二道防线,把号称英国皇家王牌的29旅包了饺子。经过一番苦战,只有一半英军突围出去,大名鼎鼎的格洛斯特营则全军覆没。

战争中我志愿军的伤亡也很惨重,杨得志的63军取得了丰硕战果,可是另外两个军付出了很大的代价。

64军在渡过临津江以后,正面遭遇了美军,敌人用强大的火力阻挠我军前进,但是上级的命令是不惜一切代价到达指定地点,无奈之下军长曾思玉硬着头皮下令强突,可是美军的炮火一刻也不停,最后只有一个营和兵团侦查支队顺利突破美军防线。

期间65军派出两个师前来增援,可是遇到同样疯狂的美军,两军一共五万多人的部队被困在狭小的范围内动弹不得,成为了美军的活靶子,很多士兵还没看见美国人就被炮火击中牺牲。

战斗结束后,临津江的河水都被鲜血染红了,消息传到总部,彭老总为战士们的牺牲泪流不止。

战斗持续了整整持续了七天七夜,等到炮火平息,志愿军已经将第四次战役中失去的地盘半数夺回,共歼灭敌军两万三千余人。

当然没有战前预想的歼敌五个师这种战果,在敌人海陆空的炮火轰炸中,在弹尽粮绝的境地志愿军已经取得了不俗的战绩。

第一阶段战斗结束后,总部立即进行第二阶段战斗。这一次彭老总吸取了教训,决定不能被美国人牵着鼻子走,一定要采取灵活策略,于是他计划围绕着东线的李承晚做出部署,李承晚虽然装备好但是战斗力和指挥水平都很低,只要把李承晚拿下美国人也会受到影响。副司令邓华非常支持这个想法。

于是在1951年5月下旬,第二阶段的战斗刚刚打响,就在东线取得了很大的突破,李承晚的部队确实没有什么战斗力,基本上一触即溃,对我军不造成威胁。

当然能取得这么大战果少不了杨得志的帮助,为了迷惑美国人他在西线发动对汉城的佯攻,导致美军以为新一轮的战斗打响了,根本没想过这是佯攻。王近山的兵团在中线牢牢地牵制住各个方向的美军,李承晚根本得不到及时的支援。

在中朝联军的猛烈冲击下,南朝鲜第三军团不开一枪就撤退了,四个师的部队根本就是摆设,留下了大量的武器装备。"联合国军"总司令李奇微和范弗里特知道了东线情况后,被自己的队友气的无话可说,他们甚至不愿意组织有效抵抗,美军还没反应过来战斗就结束了。

总司令李奇微撤销了"南朝鲜第三军团"的番号,就算他不撤这个部队早就解散了,全躲在山里。就在东线取得突破后,志愿军又开始向前进攻,想要借此良机夺回地盘。

宋时轮的兵团进展神速,其中12军打到了"三七线"附近,这让美军都没想到,在范弗利特毫无防范下,我军发动突袭取得了胜利。

美军的反击

这也让美军迅速反应过来,他们发现部分志愿军已经深入到美军包围中,此时只要迅速合拢就能全歼志愿军。并且这些军队早就疲惫不堪,补给线跟不上又孤军深入没有支援,之前的胜利可以说打草惊蛇,美军立即开始行动。

志愿军有的部队已经断粮很多天了,全队没有一粒米,只能吃树皮和野草,因为不熟悉这里的情况出现了中毒事件。总部迅速改变策略,命令部队退回三八线以北休整,至此第二阶段战斗基本结束。

范弗利特可不放过这个绝好时机,不等志愿军休整,迅速集结了四个军共十三个师的兵力向北进攻,刚刚回到驻地还未得到补给,就遭到美军的狂轰滥炸,一时间志愿军阵地一片火海,没人知道美国人用飞机投了多少炸药。

王近山军团首当其冲,他的部队遭到三个方向的 包围,军团总部的电台被炸毁,各级都失去了联络,27军和60军的180师来不及撤退,全部处在敌人的大炮射程内。

27军军长彭德清久经沙场,从土地革命一路打下来,不管多遭的绝境都遇到过,所以他带着手下不要命的突围,最后成功撤出来,伤亡还很小。

但是60军的180师没这种能力,总部是在5月29日晚收到180师的消息,这时洪学智被彭老总紧急电话叫醒,听到对方着急的语气他感到这回真的凶多吉少了。

彭老总盯着地图紧紧皱着眉头,他知道180师没有打过硬仗,部队成军时间非常少,更可怕的是已经好几天没有和180师联系上了,他们的具体方位总部都不知道。

洪学智立即命令王近山和军长韦杰必须把180师找到,这在战场上岂不是个笑话,一万多人的部队竟然能失去联系,从建军到现在还没出现过这种情况。

彭老总最担心的是180师已经被全歼了,他记得除了红34师当年呗成建制地打光外,共产党的部队还没有再出现第二个,难道现在就要出现吗?

事实也是如此,180师成建制地被俘虏,这是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一次。范弗利特乘胜追击,不给我军一点机会。

于是傅崇碧的63军和秦基伟的15军成为抵挡敌人进攻的两大盾牌,他们的责任很大,如果守不住那后面数十万部队就成了美军的活靶子。

这两军展开了轰轰烈烈的铁原阻击战,在敌人的炮火中不向后退半步,付出了巨大的牺牲。战斗结束后,彭老总亲自上前线看望63军的将士们,他看到将士们拼到了最后,没有一个人枪里还有子弹,他在战场上哭了,用哽咽的声音对这些战士们表达感谢,要是没有他们的牺牲,整个战局都会发生逆转。

铁原阻击战结束后,中美双方都遭受到巨大的伤亡,于是同意就停战协议的签订进行谈判,这也是第五次战役的直接结果。

这五次战役中,也让美国人清醒地认识到想要短期内打败中朝联军是不可能的,而自己目前的战略重心在欧洲,在朝鲜进行大规模的消耗战是不符合自身利益的。

并且伤亡巨大的消息传到国内,民众反战情绪高涨,这些因素共同促使美方转入了战略防御,并且计划通过谈判来解决这场毫无胜算的战争。

当中国收到美国谈判的请求时,也认识到这么长时间的接触下,发现这是目前为止最强大的对手,给志愿军造成了巨大的伤亡,鉴于对方的谈判请求,我方当然要顺势而为,不能做民族的罪人。因此我军也由运动战为主转变到阵地战为主,与美军形成了长期对峙的情况。

后记

第五次战役是朝鲜战场上最后一个大兵团作战的战役,这是一个刚刚诞生的落后农业国和主宰世界的发达工业国的对抗,不管从哪一个方面来看我们都没有优势。

敌人可以在任何位置呼叫火力支援,五分钟内敌军飞机就能到达指定空域,这是一个非对称的战争,可以说中国军人是绝对劣势。

战场上我方的后勤几乎被美军机炸烂了,战士们靠着一把雪、一把炒面、一杆枪和敌人战斗,彭德怀将军后来讲,假如我们有敌人一半的后勤和火力,朝鲜战场就会发生改变的。

抗美援朝的胜利证明了数百年来西方侵略者只要在东方的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能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这场战争打破了美帝国主义不可战胜的神话,打出了新中国的国威,巩固了新生政权。

向英勇无畏的中国人民志愿军致敬!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将永远铭刻在中华民族的史册上!

发布于:天津市

Powered by bv伟德老版本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